“秋高气爽,万里无云,夏收工作正热闹而有序进行。今年玛县红旗乡的小麦收割工作中闯进来一个怪模怪样的大家伙……”
姜至瑜趴在桌上写着新闻稿,表情认真。
李龙因为民族团结的事情上了自治区日报,还被自治区表彰,而与他相关的,那个最初写广播稿的叶拉娅,因此被借调到了县广播站。
要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,姜至瑜也想去县里工作,毕竟乡里工作可展现的舞台不大,有种有力使不全的感觉。
原本她的父母都在县里,现在因为工作调动,父亲去了州里,母亲还在县医院,一家三口是州、县、乡三级格局。
如果她能调往县里,那就好了。
“姜干事,写稿子呢?你真勤奋啊,向你学习。”一个男青年敲了敲敞开的门,走了进来,说道:“来,请你吃奶油冰棍。我本想买娃娃头的,今天卖的快,没有了。”
他把一个裹着纸的奶油冰棍递了过来。
“谢谢,我最近肚子不舒服,吃不得凉的。”姜至瑜客气的拒绝。
“不能吃啊?那好吧。”男青年有些惋惜的拿着冰棍聊了两句,看姜至瑜继续埋头写稿,便走开了。
没一会儿,又有一个男青年过来,看着姜至瑜在写稿,便在一边坐下来,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,姜至瑜不理会他,他也不尴尬,一直到门外有人喊他他才离开。
姜至瑜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后,叹了口气。
她站起来过去把门关上,声音挺大,以表达着自己的决心。
什么时候能安安静静的写稿呢?
这两个男青年一个是乡武装部的武装干事,另外一个是农广校(农业技术推广学校)的老师,对姜至瑜都有好感,是过来追求她的。
两个人打扮的都挺时髦,平时头发梳的很顺,看着很精神,算是乡干部里不错的优秀青年了。
可惜姜至瑜不会考虑,她有些时候会一闪念,把这两个和李龙做个比较。
论外表,李龙完败。姜至瑜几次见李龙,感觉他的头发都是乱糟糟的,眼神通红,身上有挥散不去的柴油味儿,衣服上也是这一块那一块的柴油污迹。
手上也是。
采访起来,李龙只会回答问道,根本不会去扩展一下,不像这两位,对国际国内局势了解的很多,一说起来很能侃侃而谈,好像国际形势分析大师一样。
但是,姜至瑜却觉得,李龙的气质是实实在在的,这两位,太虚浮。
就像写作文一样,小的时候挺喜欢那种花狸狐哨大片排比、大堆的华丽的词语的,觉得那个才厉害。
然而等年纪大了,才明白那里写了一大堆,其实四字以蔽之:言之无物。
而那些真正的大师写的,也可能很细,也可能很平实,但每句话里是有东西的。
这时候姜至瑜就觉得李龙是有东西的,这两位也有,但不多。
还是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