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凯四处眺望,良久之后,才蹙眉道:“这处水湾,因为水势平缓,来往于两郡的客商极多,平日船只颇多,水面上十分热闹,为何现在一条也瞧不见了?”
费恭愕然,无奈叹道,“大概是最近情势紧急,传闻夷人作乱,商队也不敢轻易再到定笮去了,也有可能是有人故意阻断前往月亮谷的道路。”
“如果要绕路到下游,至少要多出两天的时间,”吕祥皱眉沉吟,无奈道,“实在不行,我们只能游过去了,不知费将军水性如何?”
费恭没来由地撇撇嘴,他自小就在江南长大,自然熟悉水性,但这大冷天的,有没有多余的衣服,就算勉强游过去,又如何去见高定?
“这条江面宽阔,而且天气阴沉,远处大雾沉沉,只怕随时会下雨,”费恭皱眉道:“我们就算游过牂牁江,至少也要半个时辰,若是中途遇上大风大雨,只怕危险。”吕凯微微点头,牂牁江河面宽阔,南中虽然很少下雪,但一旦风雨乍起,风浪极大,冷倒是不算什么了,但水中危险,也很难预料,江中怪石嶙峋,一旦被水冲撞,难保
不会撞上。
思索片刻,吕祥才说道:“如此只能沿江而下,江岸上也有不少零散人家,以打渔为生,应该能找到渡船。”
此时天空中浓雾愈重,已经看不到东边的江面,山风忽来,树梢在山间发出低沉的呜咽声,感觉即将下雨,几人急忙上马,顺着江岸向下游赶路。
往前又行了小片刻,远远瞧见前面出现一座茅舍,吕祥终于松了一口气,扭头过来笑道:“那里有一户人家,必定会有渡船。”
费恭点点头,打马加速,不多时便到了茅舍跟前,这是用竹子和篱笆围成的一座小院,院门前错落的大石头横七竖八,院子里的房屋正是典型的南中建筑。
这是一座简单的木楼,底下悬空,堆着一些柴草,有半截角楼的木桩还扎在河水中,费恭一眼就盯住了拴在木桩上的渡船,正随着波涛在水面上荡悠。
“屋里可有人在?”正在此时,吕祥已经冲着木屋内高声喊叫。
话声刚落,就见一名少年出现在门前,那少年皮肤黝黑,面容倒也清秀,身着一件青黑色的斜襟长衣,穿着阔口长裤,绣着简单的蓝白花边,正是夷人普通人的服饰。
少年脸上本带着笑容,看到四个骑马的人,不由吃了一惊,疑惑问道:“请问你们是要渡船吗?”少年的声音清脆,汉话说得倒也流畅,看来是长期居住在汉夷交界的地方,从小就学会了两种语言,一边打量着几个人,转头向屋里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句话,这次费恭却
是没有听懂。不多时便从里面走出来一名老者,头上裹着蓝色的头巾,层层叠叠,面容朴实,亲切笑道:“马上就会有大雨,现在过河很危险,还是先进屋里来歇一歇,这雨来来得快,
去得快也快,一顿饭的功夫就过去了。”
吕祥看向费恭,言道:“南中的天气的确如此,先等等吧!”
费恭抬头看看天色,也知道风雨将至,而且就那么一艘小船,一阵大风吹来,恐怕就要翻船了,只能暂时忍耐焦急,将马匹拴好,一起进了木屋。屋内的摆设十分简单,显得颇为宽敞,老者热情亲和,吩咐那少年倒了热水,吕祥本就是负责整个的南中巡检,却没想到这里还有单独的一户人家,便问道:“请问老丈,
你们一直在这里吗?仅有你们祖孙二人?”
老者笑着点点头,却又叹了口气,慨然道:“我们在此已经有五六年了,儿子随着汉茗商号的商队去西域了,就只有我们爷孙俩。”
“哦,原来如此!”吕祥点头,笑道:“去一趟西域,至少也要半年时间,火把节之前赶得回来吗?”“他才去了三月,大概要到明年了!”老者叹了口气,火把节是为了祭祀火神,也是夷人的新年,不能团聚,自然也有遗憾,旋即又淡然笑道,“不过因为无妨,他从小就想
到山外去看看,现在加入汉茗商号,也是他的福气。”
“大爹,等我长大了,我也要组建商队,去西域,去大漠!”正在这时,提着水壶的少年走进来,听到他们说话,也赶忙插嘴。
“好,再等三年,你本事学好了,就跟着你阿爸去吧!”老者爱怜地笑着,看了费恭一眼,笑道:“你是汉家的儿郎吧?”
费恭点头道:“正是,初次来南中运送茶叶,不想竟走错了路,”又指了指吕祥,“这是我的朋友,他也是南中人。”
吕祥皱眉问道:“以往这牂牁江大湾都是人舟争渡,十分热闹,怎么今日不见一人?”“唉!”老者叹了口气,言道,“既然你也是南中人,想必你也听说了,六部中有人想要违背夷王的旨意,与东吴暗中勾结,前几日听说布苏部落还杀了官兵,这时候谁还敢
出门呐?”
“倒也是!”吕凯皱起了眉头,正好说话,却听见外面树叶哗啦啦作响,转眼之间,倾盘大雨已经倾泻而下,费恭起身走到门边,看着大雨瓢泼,眉头微蹙。
老者安慰道:“不比较急,过不了多久,这雨就能停了。”
“不会耽搁行程的。”吕祥也站起身,从窗户外看去,忽然吃了一惊,指着远处,“你看那边,好像有人来了!”
费恭抬头,果然看到密集的雨帘之中,一队人马正往这边飞驰过来,已经能听到马蹄声,大雨倾盆,一时也看不清楚,只依稀看到七八个身影骑马往这边过来。
“怎会有这么多人骑马?”吕祥吃了一惊,和费恭相视一眼。
这么多坐骑,可不是普通人能养得起的,尤其是在南中更是缺马,夷人大多都是用牛马来拖运东西,显然来人也很可能是某个较大的势力。“先躲起来吧!”费恭微微皱眉,不知道这些人是同样要过河的还是来避雨的,非常时刻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