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妙笔阁 > 都市言情 > 我本港岛电影人 > 第四百七十七章 股权架构,发行渠道

第四百七十七章 股权架构,发行渠道(1 / 1)

PS:求推荐票,求月票!

九龙观塘鸿图道91号,距离港铁站不远处,一幢四层高的复古式矮楼,门前铁艺栅栏,英伦风与中式风汇集一起,整体风格形似于腐国维多利亚的蒸汽时代与民国风的杂烩。

○型的铜制街标牌刻着‘一零二四’的隶书汉字,内衬浮雕上了复古的老式煤炭火车头正面形象,下边则是巨大的街牌号码——‘91’。

1024&91两个神奇的数字在此进行了历史…性的会晤。幸好它的主人不姓‘秦’。

门前。

邮箱被刻意地做成了一个铜制摄像机的造型,,既有文艺感又不失去工业感。

电影本就是艺术的工业化。

观塘区是港岛传统工业区,租金和房价都很低廉。千万不到就在这里直接买下了一幢小楼。

鸿图道这边算得上观塘比较繁华的地区,但旧楼不少,价格也不会很高。

这里距离原址并不远,而且距离一零二四·火车头(沙田)电影摄制基地也十分方便。同时与各家报社也不远。

除去广播道外,观塘这边也是许多小报的聚集地。

工业的衰落,文化的扭曲,腐朽中长出奇怪的花。港岛是个挺怪的地方。

后世,鸿图道好有名气。

算得上许多港片影迷的朝圣之地。

最出名的莫过于“鸿图道77号·银河映像”。

这个港岛传统工业区衰落后,算得上港岛租金便宜的地方,非常有老港味。

90年代末期,电影业衰落,导致许多电影公司都把公司或者办事处放到这边。久而久之,这边倒成了全港最著名的电影公司一条街。

后世,尔冬昇的无限映画、陈可欣的工作室、洪金寳的宝祥电影、徐尅的电影工作室、施楠生的创意联盟、高志森的高志森影业、冼杞燃的影业公司、周国忠的制作公司……全特么在这边,这还只是其中有名有姓的一部分,剩下的如过江之鲫,数不胜数。

除此外,刘伟镪的基本映画就在不远处的伟业街,华仔赔死的天幕也在不远处的巧明街。

后世港片衰落之后,港岛娱乐圈的混子一点不少。2000年后,港人北上,一群混子也趁机去粤省和几个相邻省市骗吃骗喝,再往后,一群港片中的龙套开始大肆的被各地网红给诏安,配合他们继续骗‘老铁们’的钱。

观塘这地方也是许多内地电影公司在港岛的办事处地址,例如唐人就装模作样的在这里……虽然蔡艺浓很讲义气,但在电影圈真的耽误了小胡……

此处91号,就是一零二四·火车头电影公司的新地址。

之前,吴孝祖就同江嘉华、苏黎耀沟通过,寻一处新的公司办公地址。

毕竟德利大厦那边总归是不那么方便。

如今,观塘旧楼许多,工业凋零,大多数的商人都北上鹏城,导致这边人去楼空。既然知道后世这边会成为港岛新的娱乐集散地,在低价低廉的时候,没道理不买下来。

不说其他,后世这四层小楼估计都能值个几十亿。

有人会问,有木有辣么夸张?

就是这么夸张!

至于说庄士敦道德利大厦的1024火车头的办公地址,全权让给了江湖救急影业做公司地址。

毕竟大胸弟此时挂着“古往今来华语风月第一人”,其实浪得虚名?

“一零二四?”

张家振一身深色西服蓝色衬衫,挂着好奇的笑容打量着面前这幢矮楼。

相比起嘉禾、德宝的几层的现代化办公场所,这里显得更有‘电影味道’

“振哥——”

看着留着李超人同款大脑门的中年男人走进,早已等候多时的吴孝祖率先笑着迎接上来,身旁还跟着蒋志强、江嘉华、乐怡灵三位。

其中乐怡灵也是一零二四火车头年后新入职的高管。

“吴生,你这可是折煞我了。我怎么敢让大老板亲自迎接?”张家振笑着打趣,看到吴孝祖如此重视,他也欣喜异常。

本次一零二四·火车头电影公司为了吸引张家振、乐怡灵这两位人才,煞费苦心。

吴孝祖也特意叮嘱苏黎耀重新定好了股权来表达自己的诚意。

乐怡灵前世入主TVB,张家振更是成为同蒋志强相提并论的电影界大佬,自然并不容易拉拢进公司。

与其说讲人情,不如说讲利益和未来。

当然,利益是眼前,未来才是这些人精最看重的一点。

一家年票房近三亿,包括周边产品、授权和其他收入,营收近上亿,已经足够让他们看到前景无限的未来了。

张家振之所以离开德宝,更多也是如此。

潘廸苼自然不会轻易放口,他的重点是自己的迪生创建集团。德宝就是他赚一趣÷阁的取款机,他如何会允许其他人来分薄利益?

当然,这里边也涉及到了德宝的内部倾轧。

一零二四·火车头这次股权架构重新调整,吴孝祖也不吝啬的给予了江嘉华和蒋志强2%的股份外加1.5%的分红奖励。乐怡灵与张家振会获得1.5%的股份,但享受与前两者相同的奖励分红。

除此外,吴孝祖拿出5%进入公司股权激励池。

外界对一零二四火车头这家,营收近亿元的公司估值模棱两可。因为没有上市,而且这时候也并没有娱乐股概念。

它并不像实业公司,实业公司有硬资产,哪怕利润低的令人发指,也会有准确估值,最起码都会产生一个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数字。

更没有互联网思维那种概念和故事就值几千万、几亿的情况。

作为电影公司,1024火车头有自己的摄制影棚、冲印公司、剪辑棚,却并没有多少硬资产。对于戏院,吴孝祖根本没有想法。

这就是个包袱。

随着97的临近,港岛电影圈弥漫着一种“狂捞一趣÷阁”的投机心态。湾湾片商又不傻?自然不愿意甘心做冤大头!

正好,1992年底,内地与湾湾都以口头表达了九二共识……所以,湾湾片商有了拿捏回旋的本钱,约谈港岛电影从业协会,要求后者抑制制片成本并压低片酬。

那时候那些人已经疯了……就连后来搅屎棍王京都大骂这些人太贪心!

湾湾片商集体愤怒撤资!

然后,湾湾当局就立刻调整了两项影响深远的电影政策,一是放宽对好莱坞和东瀛电影的进口限制,二是允许湾湾片商赴内地拍摄外景。

这两项政策给了台湾观众和片商更多选择,尤其是后者。

港人的狭隘与目光直接把自己推进了深渊。内地内地加强了对粗制滥造港片及合拍片的限制。再次之前,港岛与内地合拍片限制及其宽松。要不然文文也不会找港资拍摄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了。

东南亚市场也开始限制,并且把投资港片电影的钱转投成本更低廉的本国电影。

资本的远离,已经使得港片没有了造血能力。

再加上港岛本土市场的大幅萎缩,彻底断了港岛电影最后的机会。1993年观影人数比1988年少2000多万人次,再加上盗版光碟的出现……院线都一个一个的倒闭。

97金融风暴,彻底让港片市场失去了希望。

港片的繁荣,本身人才的涌现占一部分,最主要还是大量投资的涌入!事实证明,没有钱,他们什么都做不成!这一点到了后世,他们才幡然醒悟,可惜已经晚了!

后世内地电影的繁荣也再次证明了资本对于娱乐行业的影响之大!然后,再大势之下和官方的默许、支持下,崔老师这才能够完身而退。小钢炮、王家兄弟也都知道这一点。

资本就像是不听话的孩子,总要时不时勒一勒,紧一紧!

允许你割股民的钱,但你敢偷国家的钱?哼哼!(这段本就是资本市场的共同认知,不要404!)

公司一层,并不像许多现代办公场所那样只是前台。

《雨夜屠夫》、《古惑仔》系列、《双雄》、《恐惧斗室》、《嫌疑人》、《靓妹正传》、《旺角卡门》……一众电影的周边,从海报到一些小道具都有。

电影拍摄中一些有纪念意义的道具都摆放在一楼大厅。让人有种进入博物馆而不是公司的感觉。

吴孝祖本身不是很喜欢严肃的公司范围。

整个公司划分为八个职能部门。

制作部、行政管理部、财务部、人事资源部、发行部、策划创意部(编辑部)、市场公关部和法务部。

江嘉华担任一零二四火车头副总经理,主抓财务部和市场公关部。

张家振则负责发行部,担任发行部门经理。蒋二少负责制作部,苏黎耀协作法务部。乐怡灵负责行政管理部。至于策划创意部则并没有太好人选,也就先放一放,吴孝祖本人暂时先盯着。

其中,制作部、发行部算是电影公司最为主要的两个部门。

蒋志强和张家振算是前世运作影片的高手。一个善于统筹制作电影,一个特别擅长发行。

吴孝祖有心以后把一零二四火车头电影公司、江湖救急影业、恒星娱乐、寰宇国际规整到一起,当然并不是单纯的融入,那样就乱套了。而是公司小集团化。

E7文化如果成功,到时候可以试一试这种模式。

“振哥,本地发行和湾湾发行我们现在不缺。之前上映的几部电影的票房成绩也证明了我们的发行能力。

但是海外发行渠道至关重要。我之前让二少负责去沟通,但是渠道并不好打通……”吴孝祖开门见山。

他分股份给张家振,看的就是对方在发行市场上的能力和人脉。

“没问题,东南亚地区我们可以与当地公司进行合作,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发行渠道。这样可以避免受到当地片商的抵触。

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方面,我会先去同之前合作过的片商联络,看看有没有可能进行合作。”张家振也明白自己的价值,并不遮掩。

反而他对吴孝祖更加高看一眼。

在之前,他欣赏吴孝祖,那是因为才华。但现在看来,其眼光和胸怀也非同一般。

其他电影公司最多只是盯着院线。

但实际上,院线这种硬资产并不适合推广。这只是港岛市场特殊环境下的产物。

随着新宝院线的出现,已经打破了这种固话。

谁在认为院线无敌,那纯属是痴人说梦,人云己云。

当然,如果时机允许,吴孝祖不介意自己拿下一个院线,但实际上价值并不大。

尤其是在他知道未来港片发展趋势的情况下,更是如此!

一零二四火车头的出路在发行上。

到时候进可攻,退可守!

“海外发行必须建立,同时……”吴孝祖顿了顿,原本他还没特意的去关注身后这片市场。

但是李莲傑亏的一塌糊涂的《中华英雄》却提醒了他。

现在是内地与港岛合拍片最火热的开始。这时候内地还并没有加强限制,倒是一个合适的开始。也很迅速的进入内地市场。

从1994年开始进口大片以海外分账形式在内地上映,好莱坞电影《亡命天涯》是第一部进口片,于1994年11月12日在内地上映,总票房达到2580万。

然后1995年定下了10部的限制,这到了1999年才放松为20部。

那年票房冠军是老司机卡梅隆携手州长阿诺的《真实的谎言》,1.1亿票房。龙叔的《红番区》经过嘉禾运作,成为当年亚军,拿下了9500万左右的票房。那年季军是文文的荷尔蒙青春片——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。

你看看,我们的青春片堕落的多快,从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变成了一堆屎尿屁。

合拍片相对复杂,分为联合摄制、协作摄制和委托摄制。不过,后两个不用了解,因为三种合拍片类型中,只有联合摄制片是能够享受国产片待遇的合拍片,没有配额限制,分账比例较高,甚至能享受相关扶持政策。

所以再说合拍片一般都值得是联合摄制片。

最重要,港澳台地区的影片在属性上虽然属于进口片,但却不占用配额。

当然,也要看能不能引进……

“关注一下内地合拍片!”

自从1982年第一部中港合拍片《少林寺》开始,近年来中港合拍片不断在增加。

中港合拍片虽然也是合拍片,但比其他地区的合拍片要优势很大。申请后可以在港岛进行后期制作,也可以在港岛冲印。

97临近,全港人都迷茫,吴孝祖可不迷茫!

外片分账是13%,但合拍片可以享受到43%的优待!纵然内地市场很恶劣,但白赚何必不赚,而且赚钱是小,最主要可以培育市场啊!

想一想后世。

自己装装穷,几亿看着自己电影长大的影迷,在自己每部电影上映的时候还不都喊出“欠吴导演一张电影票”的情怀感动?

自己简直太善良友爱了!

这时候谁会知道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速度和成就?

最起码在2000年的时候都没人会对国产电影有信心!

原本吴孝祖还挺担心……

现在想想——

自己先坑坑港民,然后港片衰落后自己靠着发行赚赚钱,或者去北美镀镀金顺便坑坑美国人民,反正他们有钱。最后——那时候内地市场也差不多了,自己那时候几十岁的老艺术家回归……想想都涌出一身使不完的精力,海绵-体都生机勃勃!

坐在椅子上的吴艺术家有点神游难收。

弄得张家振、乐怡灵两人莫名其妙,看看没当回事的蒋二少和江嘉华,显然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了。

吴逼王也把寰宇国际‘收编’的具体事情交给了新晋的公司高层张家振去负责,也算是对他的一个初步考察好了。毕竟以后,线下录像带发行是最重要的一环。

最新小说: 重生大唐天下李庆安 穿成四个大佬的白月光 绝品护花狂少 明末钢铁大亨 O装B后撞上了少将的易感期 李氏 小班纳特“先生” 贺先生,宠妻要趁早 [综英美]攻略之后 凌安的鬼夫大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