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3章天竺国的求援国书
“没有。这家伙嘴巴紧的很,不肯透露天竺的消息给我们。”陈瑞摇了摇头。
于是秦牧便不再看这个家伙,挥手命令道:“那就带下去吧。派人严加看管起来。既然是个将军,那在天竺国那边应该有点地位。说不定能换点东西。”
别人可能不清楚,但秦牧却是知道,天竺国的种姓制度十分的根深蒂固。而能够当上将军的人,只能是髙种姓族的人。这些髙种姓人在天竺国的影响力非常大,也很有财力,这家伙将来说不定是能换大价钱的。
他活着远比死了有用。
众人对秦牧的话言听计从,立刻就把库巴带了下去看管了起来。
秦牧这才扭头看着大战过后的战士们,心情很好:“很好!今天晚上这一仗打的非常不错。有勇有谋,让我看到了你们二十七师的风骨。很不错。”
“多谢秦帅夸奖。其实这次最大的功臣,是牛三儿营长。他亲自上前线,带领敢死队横渡大河,深入敌军之中,和天竺军展开近身肉搏。这才扰乱了对方的阵势,而且,刚刚那个天竺将军,也是牛营长亲自带人活捉的!”
秦牧听了,立刻来了兴趣,一扭头,就看到了浑身是伤的大汉,正一脸拘谨地站在一旁,看到秦牧扭头,急忙一行礼:“二十七师三营牛三儿,见过秦帅!”
秦牧点了点头:“很好,是条汉子。这仗能打赢,你应当记首功!我们大明就需要你这样的人!”
得到秦牧的夸赞,牛三儿激动的有点找不着北,傻呵呵的站在那里直笑。秦牧越发欣赏这家伙的耿直和憨厚:“好好干!我大明绝对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有功之人!”
“是!秦帅!”
秦牧环顾四周,看着那些脸上刻满了疲倦和兴奋的二十七师战士,朗声对他们说道:“弟兄们!今天晚上的战斗,让我看到了你们二十七师的精气神!希望你们能再接再厉,在这次对天竺的战争中,取得更加辉煌的战果!等到此战结束,我亲自为你们庆功!”
所有的人立刻高兴的欢呼起来。在他们心目中,不管是多少场胜仗,都比不上秦牧的一次嘉奖。听闻秦帅要在战后为他们亲自庆功,所有的人都在心中下定决心,一定在这场战争中好好表现,绝对不辜负秦帅的良苦用心。
……
其实这一天晚上的偷袭,并没有对天竺军造成多少损伤。三万天竺军,出去投降和逃跑的之外,只有八千人死在了战场上,但是,主帅被俘,对于天竺军这边的士气打击却是实打实的。
那些仓皇逃跑的天竺士兵,如眉头苍蝇一样在孟加拉的森林里乱窜乱跑,慌不择路。等到逃回边境线处的时候,已经只有一万五千多人了。
留守边境的将军古塔夫,被这些逃回来的天竺军吓了一跳。一番询问之下,得知库巴将军竟然被敌人俘虏了,更是大吃一惊,急忙派人加强防线,同时将这个消息快马加鞭通报给了天竺国王。
天竺皇宫之中,国王紧急召开了朝会。火急火燎的和一众大臣将领们,商量对策。
“陛下,库巴将军是我天竺名将。他如果被俘,说明敌人实力非常强大。我们天竺应付起来,恐怕会很吃力。是时候让我们其他的盟友加入战场了。我们需要向他们求援!”
一名大臣率先走出来,郑重其事的请示。
其他的人,也都纷纷表示赞同,甚至就连一些曾经的政治死敌,这时候也放下了以往的成见,表示同意。
而天竺国王,更是看着手中的一封密信愁眉不展。
“这是三天前我得到的库巴将军当时的折子。他要求我们派遣圣象战队出战。结果才不到三天,就传消息他被俘虏了!难道说三天的时间,那些大明人就打败了我天竺名将?真是岂有此理,我天竺的将领士兵,难道都是纸糊的不成?”
将折子重重的摔在大殿上,天竺国王气的几乎快要晕过去。一双眼睛瞪的如铜铃一般,胸膛急促的起伏着。
“圣象战队可是我天竺的秘密武器。不到万不得已,我们不应该让它们现世!我还是建议,向我们的盟友求助。当初签署玉兹之盟的时候,其余九国可都是明确表示守望相助的,我们也必须让他们认识到,那些大明人的可怕!”
一场朝会,持续了整整两天,所有的人,在对大明军队实力感到震惊的同时,都觉得必须要启动玉兹之盟的求援模式,向其余九国发出求援信。
虽然这回大大损伤天竺国王的威严,甚至在国内的威望可能都会因此受损,但这个时候,也管不了那么多了。国王思考再三之后,只能长叹着命令人取出玉玺,连写九封不同语言不同措辞的国书,请求其他盟国帮助天竺抵御大明进攻。
九个求援特使,从不同的方向,向着不同的国家狂奔而去。
……
西域,布达拉宫。
草原王第一个接到天竺国的求援国书。
年迈的草原王立刻就叫来了他最信任的一帮手下。
这两年来,草原人的生活越发的艰难了。
因为他们再也不能随意的欺负南边的汉人了。当川府兰州一带的火车铁路都建成之后,整个大明边境,靠近西域一带的士兵巡逻,就一刻不曾断绝过。本来西域南下可入川府,东进可袭击兰州,但这个时候,他们的马儿跑的再快,也不如大明火车的速度快。
当草原人赖以依靠的骑兵,比不上汉人的火车之后,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机动性,也成为了一个笑话。
冬天大雪降临,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袭来的时候。草原人过的艰难无比。因为他们连打劫汉人都做不到了。
这两年,鬼知道他们是怎么在这片地方生存下来的。
每每想到他们的凄惨生活,草原王就对大明恨的咬牙切齿。
但偏偏,他们打不过人家。是以对大明是又惧又怕。
而此时,这一封求援国书,却让草原人,看到了一丝希望。